大凉山这么穷,都怪你们这些公益组织、洋大人和小清新?

猪队友相互打脸,还怪公益组织、洋大人和小清新

环球时报一篇《大凉山的孩子这样穷 中国为什么还花钱办奥运?》被广为转载和传播。该文列举了非常多的数据,似乎让人哑口无言:

在给大凉山扶贫方面,官方数据显示,国家在2010年—2013年间,仅在10个扶贫项目中就投入了83.65亿人民币。而来自凉山州教育局的数据更显示,凉山州教育投入连年递增,一路攀升。2011年至2013年,分别达到49.5213亿元、66.0375亿元、70.8406亿元。凉山州政府2012年的报告显示,当地在2007-2012年这5年来,累积投入276.5亿元改善民生。

该文的逻辑是:我政府给凉山州这么多钱,还不能办奥运啊?这里其实没有回答两个问题:1.为什么这么多钱都不能让凉山州富起来?2.为什么要办奥运?

这两个问题被文中大量的情绪所淹没,谁也没细想问题的责任方应该是谁的。当然,本以为这事就告一段落了,大家都高高兴兴地开始新的娱乐活动了。

没想观察者网又爆出一篇《世界上最悲伤作文第二页:慈善在让凉山饮鸩止渴》(在传播的时候,题目被改成『投钱这么多为何凉山仍然穷』),该文作者引用“网友”的言论说:大凉山脱贫的最后一丝希望已经被NGO、洋大人和小清新的爱心、情怀彻底葬送,这个地区已经成为了西方公益NGO及其代理人在第三世界渗透并摧毁当地社会自组织能力,从而使贫困地区陷入永世贫困万劫不复的无数案例的一个中国注脚。

这一段愤慨激扬的文字,就差被总结成:大凉山没有脱贫,就是怨你们这些NGO、洋大人和小清新的爱心,你们这些傻X让大凉山人民陷入永世贫困万劫不覆。这种逻辑已经把『中国逻辑』提升了几个台阶,却又把队友《环球时报》的脸都打肿了。诸君请回头看看环球时报所列出的数据:

在2007-2012年这5年来,(当地政府)累积投入276.5亿元改善民生。

即使NGO、洋大人和小清新的钱再多,也不可能超出276.5亿元这个范围,照观察者网的逻辑,难道是因为这些投入让大凉山的贫困地区陷入了万劫不覆么?

而众多的NGO们的工作方法其实比『276.5亿元』要无聊多了:NGO一般都先做基础调查,看看哪里需要帮助;然后开始立项,面对洋大人们的质询;再然后开始培养当地人才,还要小心翼翼地和当地政府相处;再然后才开始做一些项目,诸如:预防艾滋病教育、儿童健康、妇女健康、青少年职业教育等项目。请问,这些项目是如何『毒害』凉山人的?

在经过公益慈善立法在华『发展』的这些年,所有的公益机构无一例外地都需要在政府的准许下行事。大到上千万的项目,小到『给一个村的妇女提供免费体检』,都需要批准。试问,在如此框架下,大凉山还被NGO、洋大人和小清新『毒害』得万劫不覆的话,谁最该被打脸?

大凉山的穷困是为什么

回到穷困的痛苦之地。随着我对凉山的了解越多,就越觉得这是一片绝望之地。从恶劣的自然条件,再到无处可以输出的剩余劳动力,加上一下子从半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现代社会的落差,几无希望存在。而现代流行文化中的浮华、虚无一经涌入,就会以毒品的形式侵蚀那里的年青人。

十年前,我的老师曾举过一个例子,你给怒江的一个农民200块钱的化肥,他转身就卖掉拿去喝酒。当时我们的反应是哄堂大笑,世上会有这样的人存在。今天再一回想,其实非常简单:在这种绝望的生活里,能见到明天么?还不如一醉。再去想一想,『反正我们这么穷,会有人给我们钱的』。看到这里会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咬牙切齿么?并没有。

在这时候,NGO、洋大人和小清新就又成了嘲笑的对象。因为正是他们,傻得要命地,不断地给这些处于穷困中的人予以资源。但嘲笑之后,请不要忘记,并不是NGO、洋大人和小清新把这些穷困的人置于穷困之地。因为在他们穷困很久之前,还没有NGO、洋大人和小清新们的到来。

所以,即使NGo、洋大人和小清新们的做法效率不高,但在公义上,他们不是天然的责任方。

如何才能够不穷?

在诸多质问之后,肯定会有人问:你能不能有些建设性?这着实让人为难,毕竟我们纳的税养着很多公务员,而要让纳税人去提『建设性』总有些不合时宜。况且,在网上Google一下,就能找出很多不错的答案。在这里我不妨『建设性』地归总一下:

1.如果自然环境不宜人居,那是否可以考虑让人迁移?

2.众多的剩余劳动力(就是过了农忙没事干的青年人)无法输出,大多是因为:到了城市里不会说汉语、学历低、没有职业技能;那连年投入的教育经费呢?有双语教育么?那能有不需要汉语的工作么?有这样的企业么?

3.民族融入。在翻阅一些文章中看到,在当地彝族文化里,对陌生人的盗窃并不触及其文化价值中的道德底线。尤其是对汉人的盗窃是默许的[注]。这里当然是一种可怕的偏见。可是,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偏见是没有『自古以来』的。是因为民族政策?还是因为在经济发展上的不公平?

4.社会融入。在从半奴隶社会踏入现代社会之后,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被瞬即消弭。在普通农村中的人情关系维系社群里,有着各种的规矩存在。再加上国家权力的渗透,使得一般的农村社区得以正常运转,丛林法则也让位于现代的人际关系。而另一方面,现代都市的人际关系已经发育出了各种骗、抢手段,而刚脱离了半奴隶社会的人们,社会关系尚未重建起来,又被外界的流行文化吸引,却又被无情地拒绝。最终,他们的无法融入,就产生了混乱和暴力。

可是,谁在乎呢?谁曾为此做些什么?至少,NGO、洋大人和小清新们无能为力。

[注]见周如南《都市冒险主义下的社会空间生产:凉山地区彝族人口的城市流动及其后果

后记:在写完这篇文章之后,NGOCN的编辑陆非大人在编发本文的时候加上了许多引语和补充。在此,回头再看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创始人候远高教授的结论,又觉得殊途同归。他在一篇《凉山彝族乡村陷入发展困境的真正原因》的文章中写道:

当地持续贫困和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原因是教育的缺失和文化的边缘化。教育缺失表现在凉山彝族农村成年人大多数是文盲和半文盲,缺乏适应现代生活的知识和劳动技能;文化边缘化表现在彝族乡民既不懂汉语文,也不能通过彝语文获取现代知识和信息,导致他们与现代社会相隔膜和冲突,仍然生活在传统的社会经济形态当中。即使能到城市打工,他们也因为存在文化障碍而遭受社会排斥和就业歧视,难以获得合法收入和公共服务,不能融入主流社会分享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机会和成果。

如果只对NGO、洋大人和小清新们所付出的努力的嘲笑,而罔顾责任主体的所在,那才真是对常识的侮辱。

 

境内灾难报道学

课程目标:在经过报道境内灾难之后,要感动大部分人,报道几个人,忘记有没有人(死去)。

概述:境内灾难报道学是一门占领舆论高地必修课程。通过对本门学科的学习,要求境内新闻传媒人士必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去报道境内灾难事件,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颂扬“感恩”、“感动”,最终实现大灾有大、小英雄,小灾有大、小典型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境内灾难报道学共分三章,分别是:如何报道一次灾难、报道时如何给领导拍照、如何撰写典型优秀人物事迹以及新时代下如何利用新媒体传播优秀人物的英雄事迹。

同时,境内灾难报道学又有四大“突出”:突出领导重视、突出灾难的不可预知性、突出救灾英雄人物事迹、突出救灾成就。

一、总论:如何报道一次灾难

灾难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报道不好,会对舆论引导适得其反。因此,要在报道是秉持四大“突出”原则。比如,灾难发生时,一般的新闻就是这样的:

路边社6月4日电  6月4日上午,XXXX召开会议(请按照灾难的级别填写,如超过36人死亡,可能会涉及到更高级别),听取了XXX工作组关于XXX的汇报,就做好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XXX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的同时,可能还会作出批示)。

会议认为,XXX事件发生后,XXX高度重视,XXXX提出明确要求。(如果这里涉及到的部门多的话,你可能需要向你的资深同事问问,哪个部门排在第一位,哪个部门又排在最后,等等。如果你写错了,走着瞧吧)

会议强调,要采取什么原则,当前形势怎样,当前要做好以下哪些工作(这里你就可以展开说了)。

灾难发生后,一般的新闻是这样的:

  1. 大灾当前,救援在细节中:细数救援人员的20个最美细节;
  2. 某地救援人员有伤也坚守一线
  3. 某某部:迅速做好清理工作,保障清洁
  4. 特写:一场救援中的官兵们
  5. 网友关注:谢谢救援人员,你们让奇迹发生
  6. 葬礼开始了,戴孝的人却在救援一线

提示:在撰写此类新闻时,应该充分挖掘典型人物故事(这些人物可能是一些:刚结婚的、妻子就要生产的、家里可能刚死人的、受伤的、生病的),突出他们的事迹。如果他们的事迹不突出,那就通过突出救援难度来突出典型人物。

当救援黄金72小时过去,新闻可以是这样:

  1. 英雄本色:某救援队特写;
  2. 救援队有多少困难要克服?细数最帅的救援队员;
  3. 再立功:某救援队利用XX技术广受赞誉;

提示:在黄金72小时过去之后,应该继续秉持四个“突出”的原则,继续报道典型人物(团体)的事迹,引导舆论阵地,化悲痛为感动。别走开,最后还要对突出人物(团体)进行颁奖。

二、报道时如何给领导拍照

为了突出领导的重视,必须以图片的形式来表现。过去,人们常用大段抒情文字来表达领导对灾难的重视。那是Too simple, naive.俗话说,一图胜千言,没图言鸟。所以,拍照是最重要的。

在 给领导拍照时,领导一般处于中间位置或者黄金分割点(没学过黄金分割点?百度啊!)。这时候领导一般都学会了自己打伞、自己泡面、自己走路、自己吃饭了。 所以,你就最好学会捕捉他们在做这些事时的表情。当然,在领导打哈欠的时候或者你拍到领导打哈欠的时候,就当啥都没发生过。

三、如何撰写典型优秀人物事迹以及新时代下如何利用新媒体传播优秀人物的英雄事迹

这 一章是境内灾难报道学的重点。如何撰写典型优秀人物事迹?第一、找到这些典型人物;如上述所言,这些人一般都是:即将结婚、正在举行婚礼、生了病、受了 伤、家里死了人(或者重病)。总之,这些人处于大悲大喜中,或者他/她根本就是弱者(如十岁的儿童、70岁的大爷/大妈等)。这样,有了人物内心冲突、现 状与灾难的冲突,故事就好写多了。

如果实在找不到这些人怎么办?没有问题!这是个看脸的时代,你只要塑造几个“最美”、“最帅”出来就可以了。救援队伍中,总会有那么几个人长得好看的吧?什么?没有?!我去,那你就写几个最没瞬间啊,要不就写几个最帅瞬间也行。如果实在不行,你也可以写几个最激情瞬间。

在这个时候,你可以:

  1. 塑造“最美”、“最帅”,这是个看脸的时代,你懂的;
  2. 塑造感人事迹;不感人,毋宁死;(唯有感人才能让承接出最后的完美结局:颁奖)
  3. 感叹祖国的强大;
  4. 强调救援队伍的力量是威武、雄壮的,总之,就是牛逼;
  5. 把故事的重点放在救援的努力上;(要知道,大家都习惯于“他们那么努力,能不能救出人来大家是不会计较的啦”这样的思维)

你不可以:

  1. 追问那些不感人的事迹;
  2. 采访灾难发生的根源——出发灾难是纯粹出于天灾;
  3. 报道任何让领导上面子过不去的事——除非上一级领导批准;

在新媒体时代,该如何传播英雄事迹呢?新媒体时代,除了一小撮之外,大众的眼球都喜欢感动、为领导点赞和为祖国骄傲。但是,在注意力经济面前,要注意撰写好的标题。所以,最关键处就是:写个好标题!试举几例:

  1. 生为国人,何其有幸!(这里充分宣扬了为祖国骄傲的情感)
  2. 救援一线,中国最帅的男人都在这儿(这个标题很赞,既充分地利用看脸经济学的特质,又充满了骄傲、自豪、感动)
  3. 4天3夜,那些感动我们的瞬间(这个标题就一般了,但还是抓住了感动二字)
  4. 感谢你无数次有过那悲伤的水域(这个标题有点文绉绉,但夸得实在是惊天地,泣鬼神)

四、后记

熟 练以上技能者,可出入境内各大报社无虞。如果技能点太多,请谨记本学科目标,以及四大“突出”原则。请跟我朗读:在经过报道境内灾难之后,要感动大部分 人,报道几个人,忘记有没有人(死去);报道时,要“突出领导亲重视、突出灾难的不可预知性、突出救灾英雄人物事迹、突出救灾成就”

“为盲胞读书”背后的可笑逻辑

9月2日,腾讯公益在微信平台上发出了一篇文章:《捐献声音,你试过吗?》。该篇文章以名人杨澜助阵,带领大家为盲人同胞读《再别康桥》,并呼吁大家加入声音库,成为志愿者,为盲胞用微信读书。在微信平台上,该篇文章浏览量在4日内超过10万次,有12048人点赞。

就在冰桶挑战之后不久,腾讯公益就马上点燃了人们的公益之心,这一点又让我觉得很惭愧,因为我竟然说他们是搞笑的,这不是浓浓的恶意么?拜托,人们是在做公益啊!

先不论这“公益”背后的用心是什么,就先说说其逻辑:

“为盲胞读书”背后的逻辑是中国有1263万盲人同胞,即使每天有700本新书上市,但是没有一本有声书。所以,我们策划一个活动吧,就让都市里忙碌的人捐献一分钟,用来干嘛?用微信读书啊!

这里的情感逻辑非常强大,如果回想一下当年于建嵘的“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的活动,觉得这逻辑简直是一脉相承:你有难,我来支援。至于方式嘛,按照我的来。到最后,于建嵘大师的`“随手拍”闹出了许多闹剧。说回这个“为盲胞读书”,我体会了一下众人捐献出一分钟“读书”的合辑,说一下感受:

1.这哪里是在读书?刚用20秒习惯了一个妹子的声音,忽然一分钟就到了,然后就是下一个人,好好的一篇文章,原本是峰回路转的情节,硬生生被你们一个个拆成碎片。

2.你在逗我么?!你说你要带领大家读《动物庄园》!这是一部7万汉字的小说,每个人用 一分钟读140个字,那也要3500个人。如果我要“听”完这本小说,我要忍受3500个人的一分钟,而且是声音质量烂得掉渣的一分钟!想想,是3500 个人!就像你在成都的春熙路逛街一天,有3500个人用不同的声音在你耳边“唠叨”,你还要时刻提醒自己这是伟大的乔治奥威尔的伟大小说《动物庄园》。你 们感受一下这感受。

然后,腾讯公益的朋友,假设一下你是一个盲人,你要听大家用一分钟为你读的书,请回答以下问题:

1.微信的设计对盲人朋友友好么?就是说,作为一个盲人,可以无障碍地使用微信收听“为盲胞读书”么?

2.1263万的盲人朋友,有几个人是拥有智能手机、MP3播放器,有几人可以自由地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然后,再有几个人可以自由地获取由腾讯公益特别提供的“为盲胞读书”的服务?

顺着腾讯公益的那篇呼吁文章,我们可以接着问:

1.既然在文案里都说明,每日有700本书上市,没有一本是有声书,那为什么不在这方面努力一下?在腾讯强大的实力后盾支撑下,呼吁某个出版社出版有声书,或者资助几个有声书出版,难道不是功德无量?

2.不管是微信还是其他软件,是不是都适合盲人朋友使用?如果不,是否可以在这方面努力?

3.重点的重点,在设计这样“为盲胞读书”的活动的时候,是否考虑过盲人同胞的感受?设计活动的时候,有问过他们的意见么?既然他们才是这个活动的主要受益者,他们才能有发言权说这样做是不是合适的吧。

这样问下去似乎是了无益处,就像当初大家蜂拥而至地跟随于建嵘大师做“随手拍”的活动,现在更多人拿起了手机开始“为盲胞读书”。但似乎没多少人觉 得这背后的逻辑的可笑之处。其实这背后所缺乏的是公益的逻辑:即谁才是公益活动/项目的主要受益者?谁是活动主体?几乎每个公益活动/项目回应的是一个或 多个的社会问题,有没有人想过这社会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只要稍微对上述两个“公益活动”追问一下,就可以知道两个社会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一、为什么有那么多乞讨儿童?他们真的需要解救么?其实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用电影《苏乞儿》的几句台词就可说明。在影片的末尾,皇帝问苏乞儿,你手下这么多乞丐,我怎么不怕你造反?苏乞儿说:如果你真的英明神武,使得国泰民安,鬼才愿意当乞丐呢。

二、为什么有那么多盲人同胞获取不了信息(包括读书、沟通、看新闻)?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因为这个世界对盲人同胞太不友好,障碍太多。路上有盲道,还被车给占了;网上有足够的盲人版网站么?有足够的无障碍软件么?有足够的有声书(用微信读的也算有声书,别逗了)么?

这样的追问其实不难,有基本常识的人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相信于建嵘和腾讯公益(的人)也能推理出来,但偏偏上述的“公益活动”只流于了表面, 于建嵘引领的是一群怀着善心的微博粉丝,腾讯公益则引领这一群光鲜的明星。他们都缺乏常识么?其实也不见得。在这两个轰轰烈烈的“公益活动”中,理论上的 受益者应该是乞讨儿童和盲人同胞,但现实上的受益者,其实是那些微博粉丝、明星、腾讯公益以及一众微信追随者,他们在随手拍和一分钟读书的过程中感受到一 种道德上的快感,好像是对这个恶意盈盈的世界说:看,我还是善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