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个名字

一个很快过去的名字

大洋国的互联网上又多了一个名字。群情汹涌的样子,使得大洋国铁板一块一样的政、法系统也不能装作无所谓的样子。

这个叫做“于欢”的名字在Google搜索里能找到100万个结果。人们期待他的案件会有另一个好的结果,这样的期待大多数是基于一个简单的结论:杀死辱母者属于防卫。这个思维简单之处在于,稍有人代入到弱者位置,结果一目了然。

面对汹涌的群情,这个“好的结果”很快就会到来,大洋国的政、法系统对于此驾轻就熟。纵使没有让诸位满足的“结果”,谁说得准这件事诸位您会记得多久?更不要说这个陌生人的名字,可能很快就会过去。因为明天,会有一个新的名字。

第一万个名字

这肯定不是大洋国互联网史上被这么多人转发、谈论的第一个陌生人的名字。在这个名字之前,还有一长串的名字排着队在我们的脑海中等待遗忘,他们可能是雷洋谭卓、徐梗荣、、罗静波、李桥明、李文彦、李树芬……当然,也可能叫孙志刚。

这么去列举,并不是责怪大洋国的子民们善忘。更多地,是因为我们5英寸的手机屏幕太小,除了房价、工作,无法为这么多的名字留下空间。我们只能如此,翻过这一屏,才能继续前行。

从某个角度看,大洋国的互联网史其实就是一部遗忘史:大洋国的子民们奋力把有名字的人往正义的码头(如果世上有这样的码头,那大洋国肯定最多人从这样的码头上往下跳)上拉,拉上岸。可是又不断地有人从码头掉入深渊。由于掉入的人太多了,我们无法做到每个人都记得,我们只得遗忘。

每个名字背后都曾经群情汹涌,每个名字背后都有生命。但是,我们没有办法。

所以,“于欢”可能会是我们提起、谈论、转发的第一万个名字。也应该会是,我们遗忘的第一万个名字。

下一个名字

九十年前,鲁镇的人们对祥林嫂有着看客般的不耐烦,或者说无助的疲惫——因为无望、无助太久了,而感到疲惫。所以祥林嫂的死去对此新年的祝福氛围不损分毫。

九十年之后,或者是被鲁镇的人激怒,或者是延续了人类良善的天性,大洋国的手机屏幕却像是时刻警惕的巨人,不眠不休地等待着下一个名字的出现。

可是,哪些没有名字的人们呢?

没有名字

在大洋国,没有名字意味着默默无闻地活着或者死去,都没有人去转发、谈论或者想起。没有名字的子民,连一个符号都不是——大洋国的报纸不会为没有名字的人浪费一个铅字,大洋国的网站也不会为名字的人多用一个byte字节。

你可能会问,谁是没有名字的人?他们可能是地震废墟里的孩子、克拉玛依少年宫中演出的儿童、地下的矿工……

当然,我们最不愿意假设的是,那个没有名字的人可能是在权力面前手足无措的我们自己。

最帅逆行?你帅你上啊

776886727

每次国内有灾难,新浪微博上总会出现各类『最X』的造句和图片。接下来的套路,《坏球时报》和它的追随者们会在12个小时内入场。惯用招式从头到尾只有一个:占领道德高地。目标只有一个:含泪保持动人气氛。

比如这一次,当十数个消防员因为指挥失误牺牲了之后,新浪微博的『感动师们』使用了2011年7月14韩国的一起出租车爆炸事件中消防员们的逆行,营造出了动人的气氛。又一出怪诞的『最』诞生了:世界上最帅的逆行

当人们厌倦了蜡烛和祈福的时候,这个『最帅』成功上位,四处刷屏。在这一次,这张漫画自带有道德加成,这一次中国逻辑再上升了一个台阶,因为这图片帅得让你哑口无言。哑口无言之余你可能还会感动,感动之际你就不会记得这三个问题了:

这些消防兵/员为什么会死?这些消防兵/员为什么会死?这些消防兵/员为什么会死?

问完这个,更多的问题就纷至沓来:为什么是他们?他们有没有基本的消防技能?爆炸的是什么?仓库里是什么?指挥的人帅么,如果他帅的话他为什么不能去死?为什么用水扑火会产生爆炸?为什么是他们去死?为什么?

还有人说『在第一线面临十万火急的情境之下,没有谁能够轻易做出正确而毫无缺失的判断』,这明显就是打官方的脸:要去救火的人居然不知道救的是什么 火,居然不知道为什么会爆炸,居然会不知道仓库里保存的是什么物质。就那么轻飘飘的一句“没有谁能轻易做出正确判断”就让这些年轻人送入火坑,这明显是这 些命不值一提的感觉了。

对不起,这大周末的破坏了这『感人的气氛』。但还是提醒那些歌颂和传唱『最帅逆行』的媒体和微博感动师们一句:你帅你上啊。

境内灾难报道学

课程目标:在经过报道境内灾难之后,要感动大部分人,报道几个人,忘记有没有人(死去)。

概述:境内灾难报道学是一门占领舆论高地必修课程。通过对本门学科的学习,要求境内新闻传媒人士必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去报道境内灾难事件,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颂扬“感恩”、“感动”,最终实现大灾有大、小英雄,小灾有大、小典型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境内灾难报道学共分三章,分别是:如何报道一次灾难、报道时如何给领导拍照、如何撰写典型优秀人物事迹以及新时代下如何利用新媒体传播优秀人物的英雄事迹。

同时,境内灾难报道学又有四大“突出”:突出领导重视、突出灾难的不可预知性、突出救灾英雄人物事迹、突出救灾成就。

一、总论:如何报道一次灾难

灾难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报道不好,会对舆论引导适得其反。因此,要在报道是秉持四大“突出”原则。比如,灾难发生时,一般的新闻就是这样的:

路边社6月4日电  6月4日上午,XXXX召开会议(请按照灾难的级别填写,如超过36人死亡,可能会涉及到更高级别),听取了XXX工作组关于XXX的汇报,就做好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XXX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的同时,可能还会作出批示)。

会议认为,XXX事件发生后,XXX高度重视,XXXX提出明确要求。(如果这里涉及到的部门多的话,你可能需要向你的资深同事问问,哪个部门排在第一位,哪个部门又排在最后,等等。如果你写错了,走着瞧吧)

会议强调,要采取什么原则,当前形势怎样,当前要做好以下哪些工作(这里你就可以展开说了)。

灾难发生后,一般的新闻是这样的:

  1. 大灾当前,救援在细节中:细数救援人员的20个最美细节;
  2. 某地救援人员有伤也坚守一线
  3. 某某部:迅速做好清理工作,保障清洁
  4. 特写:一场救援中的官兵们
  5. 网友关注:谢谢救援人员,你们让奇迹发生
  6. 葬礼开始了,戴孝的人却在救援一线

提示:在撰写此类新闻时,应该充分挖掘典型人物故事(这些人物可能是一些:刚结婚的、妻子就要生产的、家里可能刚死人的、受伤的、生病的),突出他们的事迹。如果他们的事迹不突出,那就通过突出救援难度来突出典型人物。

当救援黄金72小时过去,新闻可以是这样:

  1. 英雄本色:某救援队特写;
  2. 救援队有多少困难要克服?细数最帅的救援队员;
  3. 再立功:某救援队利用XX技术广受赞誉;

提示:在黄金72小时过去之后,应该继续秉持四个“突出”的原则,继续报道典型人物(团体)的事迹,引导舆论阵地,化悲痛为感动。别走开,最后还要对突出人物(团体)进行颁奖。

二、报道时如何给领导拍照

为了突出领导的重视,必须以图片的形式来表现。过去,人们常用大段抒情文字来表达领导对灾难的重视。那是Too simple, naive.俗话说,一图胜千言,没图言鸟。所以,拍照是最重要的。

在 给领导拍照时,领导一般处于中间位置或者黄金分割点(没学过黄金分割点?百度啊!)。这时候领导一般都学会了自己打伞、自己泡面、自己走路、自己吃饭了。 所以,你就最好学会捕捉他们在做这些事时的表情。当然,在领导打哈欠的时候或者你拍到领导打哈欠的时候,就当啥都没发生过。

三、如何撰写典型优秀人物事迹以及新时代下如何利用新媒体传播优秀人物的英雄事迹

这 一章是境内灾难报道学的重点。如何撰写典型优秀人物事迹?第一、找到这些典型人物;如上述所言,这些人一般都是:即将结婚、正在举行婚礼、生了病、受了 伤、家里死了人(或者重病)。总之,这些人处于大悲大喜中,或者他/她根本就是弱者(如十岁的儿童、70岁的大爷/大妈等)。这样,有了人物内心冲突、现 状与灾难的冲突,故事就好写多了。

如果实在找不到这些人怎么办?没有问题!这是个看脸的时代,你只要塑造几个“最美”、“最帅”出来就可以了。救援队伍中,总会有那么几个人长得好看的吧?什么?没有?!我去,那你就写几个最没瞬间啊,要不就写几个最帅瞬间也行。如果实在不行,你也可以写几个最激情瞬间。

在这个时候,你可以:

  1. 塑造“最美”、“最帅”,这是个看脸的时代,你懂的;
  2. 塑造感人事迹;不感人,毋宁死;(唯有感人才能让承接出最后的完美结局:颁奖)
  3. 感叹祖国的强大;
  4. 强调救援队伍的力量是威武、雄壮的,总之,就是牛逼;
  5. 把故事的重点放在救援的努力上;(要知道,大家都习惯于“他们那么努力,能不能救出人来大家是不会计较的啦”这样的思维)

你不可以:

  1. 追问那些不感人的事迹;
  2. 采访灾难发生的根源——出发灾难是纯粹出于天灾;
  3. 报道任何让领导上面子过不去的事——除非上一级领导批准;

在新媒体时代,该如何传播英雄事迹呢?新媒体时代,除了一小撮之外,大众的眼球都喜欢感动、为领导点赞和为祖国骄傲。但是,在注意力经济面前,要注意撰写好的标题。所以,最关键处就是:写个好标题!试举几例:

  1. 生为国人,何其有幸!(这里充分宣扬了为祖国骄傲的情感)
  2. 救援一线,中国最帅的男人都在这儿(这个标题很赞,既充分地利用看脸经济学的特质,又充满了骄傲、自豪、感动)
  3. 4天3夜,那些感动我们的瞬间(这个标题就一般了,但还是抓住了感动二字)
  4. 感谢你无数次有过那悲伤的水域(这个标题有点文绉绉,但夸得实在是惊天地,泣鬼神)

四、后记

熟 练以上技能者,可出入境内各大报社无虞。如果技能点太多,请谨记本学科目标,以及四大“突出”原则。请跟我朗读:在经过报道境内灾难之后,要感动大部分 人,报道几个人,忘记有没有人(死去);报道时,要“突出领导亲重视、突出灾难的不可预知性、突出救灾英雄人物事迹、突出救灾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