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美
青春是美的。这是在看 Normal People 第一、二集的时候观感。
先是大段的特写镜头,捕捉青年人的面部表情,目光流转之处就能感受到有一种爱意在弥漫。而到位的是那种遮遮掩掩,欲说还休,连来源于无知的不事张扬都因为其真实而让人怀念。
紧接着的当然是贯穿全剧的拥吻。女孩刚开始的时候还在问“什么时候开始接吻”,“在何时何地脱衣服”这样的问题。然而炙热之情会理所当然地把他们淹没、点燃——当年轻的身体赤条条地抱在一起的时候,我心里有个声音一直在大喊,“天啊,真美!”。那种自然的吸引,那种略带尴尬场景和紧促的呼吸,各自笨拙而迷醉的表情,加上苍白的身体——没有美到不可方物的耀眼,没有在往常电影中的行云流水到无情的熟练,青春之美已经满载到溢出。
往后回想,这开始的场景之所以动人,大概是接近了青春里某个时刻的自己,或者说接近于“梦想中”的那一段回忆。在充斥着各种刺激感官的图片和视频、而且随手可得的时代,这些场景显得难能可贵。
爱和被爱
青春是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旅程。在这段旅程中,人类需要遍历很多过程:比如有人要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内省,学会珍视并争取自由等等。
在所有的历程中,“爱与被爱”或者是最动人、最重要的历程之一。如果不能完整经历,不能顺利地掌握,就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日后的人生。
在剧中的大人,Marianne 的母亲显然就没有学会,这样的残缺影响了她两个儿女的成长,这个家庭形同虚设,给孩子带来的只有伤害,也直接影响了 Marianne 成年之后的人生。与之对比的是 Connell 的母亲,在她出现不多的几次场景里,都给人一种心安的感觉,那是因为她知道爱与被爱应该是什么样的。
从纯粹的身体吸引,到学会表达爱,学会接受被爱,中间这一段历程构成了两个年轻人的分分合合。在观看的时候会想,“天啊,这个分开的理由/过程怎么这么蠢”,那种带着隔岸观火的洞明之情其实不宜继续浇灌——要知道年轻是脆弱而奇怪的。而身体的快感,又不时地占据自己,荷尔蒙的作用带来兴奋与忧伤,加上奇怪的自尊,都构成了整个剧的张力,使人忘记了情节的合理与否。
在剧中有那么一段,看到心碎。Marianne 和 Connell 在路边喝咖啡,刚刚莫名分开的他们坐下之后彼此问候,说起和谁交往及细节。Connell 欲言又止,Marianne 戴着墨镜继续轻松地说和现男友的种种细节。屏幕外面的观众都知道谈话不该继续下去,而他们偏偏都不能停止——裂痕出现了并在扩大,在笑容和故作镇定的背后,大概就是心碎的声音。
经过伤害与“练习”之后,庆幸的是,他们至少学会了表达(爱)与接受(被爱)。
孤独与吸引
因为被写和拍得太多,也因为人性的微妙和难以捉摸,爱情是最难描述的,关于爱情的影视作品逐渐形成了套路,最终难免有太多的陈词滥调。Normal People 却跳出了窠臼——虽然只是浮光掠影地,但却难得地把“孤独与吸引”这个主题描述得充分而让人信服。而能把爱情写到如此程度的,上一次看到的还是“爱在”三部曲(分别是《爱在黎明破晓时》《爱在日落黄昏时》《爱在午夜降临时》)。
出于自然的禀赋和不同的家庭环境,每个人都是特别的。特别则意味着与众人不一样,而言语能表达我们的情感其实占比又非常小,如同没有相同的河流一样,孤独几乎是必然的。
那么,人又是如何彼此吸引的?或者是要寻找“具备更多相同点”的另一个人:相近的世界观,相似的对事物(艺术、历史甚至可能某件小事)的看法,能看到类似的美,能鄙夷同样的恶,有同样的经历…这些条件可以无穷地罗列下去,越多越好,越多越孤独。也有可能,到了某一条你会戛然而止,因为你感觉到了美和好,愿意和这个人一起经历。
到了后半部分, Marianne 和 Connell 开始谈论起孤独来,说起 “detached”(与世界的疏离),说起自己不再是自己,或者不再喜欢自己,说到 damaged (意即自己是破损的,不完整的)——这些都是作为个人不可避免的特质,甚至会是他们彼此吸引的“条件”:他们是如此的不同又如此相同。
你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会感到孤独吗?
有时候吧。你呢?
我只有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才不孤独,才是我自己。
在屏幕外面的我,希望时间停住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