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一本阅读量过亿的烂书

5

流行写“作”这回事

当我快速看完几篇张嘉佳先生《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一书的文章的时候,忽然觉得有一种羞愧:写得这么烂的文章,都可以阅读量过亿,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写好文章?

但是,张嘉佳们写得到底有多烂?为什么这么烂的文章可以阅读量过亿(如该书包皮所说,在微博阅读量过亿)呢?

不妨试举几个栗子来烤一烤。到底有多烂?

一、浪费纸张

这是一本有293页的书,标价36元,出版社用最好的纸张来印刷,厚厚的一本打开之后一看,卧槽里面怎么全都是微博语录体?即使是人们常常拿出来当作是诳人稿费的古龙小说(古龙倒是大方承认有些小说篇幅真的是骗稿费的)体也自叹弗如,更不要说张嘉佳先生似乎用多了ctrl+c/v这两个组合键,一篇文章里多次复制粘贴,开头和结尾一字不差的文章,看得出的觉得你是首尾呼应但实在词穷,看不出的估计你是手抖复制多了一段吧。

二、语录箴言体,不知所云

在举栗子之前,不能不说一下当年的黑历史。在我少年时代,曾经用巨资(对一个穷少年来说)买了一本《辽宁青年》(不知道这刊物现在还活着不)的卷首语合集,然后时常温习,活学活用到作文中去,颇为得意。直到帮同桌写了一封情书给一个姑娘,结果被反映看不懂,“写的啥?”。这个打击无异是巨大的,巨大到我差点怀疑人生。但后来又被《读者》给鼓舞了,继续活下去。

当时的《辽宁青年》的卷首语其实跟《读者》的心灵鸡汤无异,几乎每一句都是箴言或者语录,甚至可以随便拿一句出来,贴床头上,你都可以满怀感激、感恩、感觉、感触、感怀地过完无聊而又重复的一天。因为,即使你研读一万遍,这样的语录、箴言其实就是一句不知所云的空话,你所收获的不外乎是一个阿Q式的安慰:无聊而又平庸的一天过去了,干!

而如果将这样的“才能”用在写作上面,又不免有种无聊与不知所云。如果你还不明白,可以去瞻仰一下张嘉佳先生的微博,随手一录,箴言大师跃然而出:

美食和旅行,可以抵抗全世界的悲伤。

走过多少辜负,雨打芭蕉哭成狗。总有一个终点,满树花开是人间。

没什么东西,是非要不可,悲伤总好过卑微。不怕变成弃子,喝杯酒明天再来。就恨低落尘埃,风吹过不复存在。

你或者会说,人家在写微博,当然是与语录体了。可是,如果你不幸手贱买了《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翻开一看,里面的故事大多只要200-500字写完,张嘉佳先生硬是会用以上箴言给你添够2000-5000字。所以,这本书根本不是什么随笔集,不如说是张的新浪微博发言集。

那你该如何写一本阅读量过亿的烂书?再举栗子来烤一烤:

1.你一定要有丰富的感情经历。不管你是当电灯泡还是当备胎,还是傲娇地拒绝别人,你如果没有上十次,你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吧。什么,真的没有?没事,这些可以编啊。如果只有5个,那你可以换个名字,不同体位,都来一遍。这样就什么都有了,看的人也会跟着高潮的。

2.你一定要学会造句。特别是这样的:云和海分居两地,人和人相聚别离。如果你不会,我来教你:

A.拆词:拆开一些日常用语,再高阶一点就拆不常见的词,再高阶一点,就拆一个字。

我和你就像白天和黑夜,相逢的时候不是黎明就是黄昏。(这话可以用于拒绝一个人,给别人发好人卡)

觉得贪恋是个美好的词。有欢可贪,有人可恋,活得兴高采烈。(这拆的是贪恋)

人是千方百计,十面埋伏。生是万般无奈,一声叹息。昼夜往返,各自走好。 (看到没有,人生艰难,这四个字被拆得可能连爹娘都不认识)

要拆一个字,其实很简单,『愛』一个字就够说半天了。

B.比喻:比喻是很多作家都会用的手段,你不要学得像王小波老师那种,一大篇文章整体都是个比喻,你可以学一下张嘉佳先生,意思一下就够了。

如果你是扉页,不要弄丢书名。如果你是飞鸟划破的湖面,不要弄丢水声。(其实我真没看懂这是什么比喻)

C.学会用“傻逼”!在一篇文章里,不用一下粗俗的俚语,你怎么好意思说你生活过?如果这时候你能把拆字和比喻也运用上,那简直是人间金句,微博大V。

“喜欢”是个开关,一旦按下,那巨大盲目的幸福,那失声沉默的痛苦,就没办法自己结束。终于等到断电,傻逼们打开胸腔,把心脏当作充电宝。(你看,这里用了比喻,用了“傻逼”,还用了你经常需要的充电宝,这样来说爱情,真是不红都没天理对不对)

什么,你还没学会造句,你可以去买一本汪国真的诗集来看看。记住,汪老师当初的社会没有充电宝,也不太说傻逼,你记得要转换场景。

D.学会写人生箴言。

世间有地心引力,总拉扯着你向下,掉进河流里。趟过去,你会知道,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没什么要让别人明白的事了。(这最后其实说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一切都是屁话,包括作者所说的一切么?)

写人生箴言的时候,一定要找一些大家都懂的。公式就是:说一些常识一样的废话,再加上一句感触或者鼓励的话。这样,一句人生格言出炉了。

3.一定不要说太细。记住,你要写的不是小说,也不是什么随笔,你要写的是“流行”。听懂没有?『流行』要做到的是:不能把事说得太深,这样容易没读者;也不要说得太仔细,因为容易被抓小辫子。要写到什么程度呢?摆一本《读者》在面前,多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比喻(最好风牛马不及的),写不下去了就用回车键啊。

4.一定要写爱情,最好有小三、出轨和浪子回头

这其实是万古常理。人人都爱八卦,很多人喜欢在别人的感情故事里寻找答案,还把这些故事当成指南。真是病得不轻。试问,每个人的人性和处境有多不一样,生搬硬套还不是害苦自己?

再说,如果不写爱情,几乎是没有市场的。

5.一定要短得像夏天里姑娘们的裙子那样

你看,我也学会了比喻。你的文字不要太长,要适合微博阅读,要短,短得性感才好。当然也不是让你用500字就把故事说完,是让你用500个短句把500字的故事分行说完。最好是一句一段。

比如,这样的
故事,才是
最好吃的馅饼,和
最美的结局

6.参考资料。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就连郭敬明抄袭也要看书啊。所以你总得有些吸收才对。以下是一些参考资料或者资料来源。以下排名不分先后左右

汪国真
郭敬明
《萌芽》
《读者》合订本
《青年文摘》合订本
刘墉
林清玄
《辽宁青年》
李敖
《知音》
《故事会》

新时代里的饥荒:谁最先遭受贫困,谁最先死去

在看《贫困与饥荒》的第一、第二章的时候,深深感到之前被遗忘的数学和经济学基础不够用。

阿马蒂亚森先生在这本并不厚的书中,用经济学的方式解构了许多关于贫困的概念(第一、二章)、解释了如何识别贫困、饥饿、饥荒等(第三、四、五章)。之后的内容就是用严谨而又细致的笔触,将孟加拉大饥荒、埃塞尔比亚饥荒、萨赫勒地区饥荒和孟加拉饥荒进行分析。

在严谨地运用了社会学、统计学、经济学方式分析过以上饥荒的发生之后,阿马蒂亚森用数据论证了一个结论:死于饥荒的人们,并不是因为死于粮食缺乏,而是因为死于权利的缺失。

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即使是经济繁荣时期(1943年的孟加拉)也会产生饥荒;而即使是在自然灾害,如1972-1974年的撒哈拉地区干旱时期,整个撒哈拉地区的粮食供给足够生活其中的人们消费、食用。这就像一个比喻:在盛世,人们饿死在一个粮仓旁边。

在这里,森提到以权利的方法来考察贫困与饥荒的发生因果。这个方法的现实意义就是:所有人类政府都应正视,不平等的差距的扩大,会导致新时代的饥荒。

在分析中,森注意到1974年的孟加拉国难民中,44.5%的人口属于工人(包括工业、农业工人)。这些工人除了出卖劳力之外,手里没有其他资源可以换来粮食,所以当经济出现波动(如他们忽然失业),他们是最容易陷入贫困的人群。在这里,这些工人缺乏的是交易劳力的权利。

另一方面,在以上所分析的饥荒中,饥荒没有得到很好地遏制的原因之一,就是当地政府的无能。他们似乎不知道如何将粮仓中的粮食发放到难民手中。

第三,粮食支配体系(市场拉动)可能会对一些阶层非常不利,这会让他们陷入饥饿中。比如,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购买粮食或可支配粮食的货币数量很难跟得上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就说,当经济萧条来临,城市人口其实要比农村劳动力更抗压。

这一条的现实意义是:在现阶段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下,当经济难以好转,那些完全脱离了土地的90后农村劳动力(农民工)们,他们的抗压能力几乎为零。

最后,作为人类政府的警醒:其实所有饥荒的形成,都与人的权利没有得到保障有关。

其他:

  • 在众多饥荒中,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率非常高;
  • 饥荒实际上是一次经济灾难,而不是粮食危机;
  •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只能解答市场问题,却无法解答当一个群体缺乏市场权利和购买力不足时怎么办的问题;
  • 市场需求反映的不是生物学和心理学的欲望,而反映的是人类基于权利的选择,并有能力购买的需要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阅读者

如果不算太晚,我也是前几天才知道有一本书是教人如何阅读的,这本书叫做《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说要把一本书完全拥有,那么你必须学会做笔记,成为一个自我要求的阅读者,到最后甚至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对一本书的架构进行复述。

在阅读一本书之前,有一个重要的前提:你是想阅读这本书的。也就是说所谓的意愿:这里意味着主动、自我要求、自我约束,等等。毕竟读一本书要耗费你刷Micro Blog、微信的时间,也会占用你玩游戏的时间。也只有成为自我要求的阅读者之后,才能在读一本好书(至于什么是好书,在这里不复述)的时候才有收获。

读一本书,终究要回答这四个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这本书的主题,作者如何依次发展这个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来。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

3. 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除非你能回答前两个问题,否则你没法回答这个问题。在你判断这本书是否有道理之前,你必须先了解整本书在说些什么才行。然而,等你了解了一本书,如果你又读得很认真的话,你会觉得有责任为这本书做个自己的判断。光是知道作者的想法是不够。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如果这本书给了你一些资讯,你一定要问问这些资讯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这位作者会认为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如果这本书不只提供了资讯,还启发了你,就更有必要找出其他相关的、更深的含意或建议,以获得更多的启示。

在阅读过程中,让自己保持清醒,那么就必须:

1.在书上做笔记,下面提供几个方式:

(1)下划线 – 在主要的重点,或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画线。

(2)在下划线处的栏外再加画一道线 – 把你已经画线的部分再强调一遍,或是某一段很重要,但要画底线太长了,便在这一整段外加上一个记号。

(3)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 – 要慎用,只用来强调书中十来个最重要的声明和段落。

(4)在空白处编号 – 作者的某个论点发展出一连串的重要陈述时,可以做顺序编号。

(5) 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 – 强调作者在书中其他部分也有过同样的论点,或相关的要点,或是与此处观点不同的地方。这样做能让散布全书的想法统一集中起来。许多读者会用 Cf 这样的记号,表示比较或参照的意思。

(6) 将关键字或句子圈出来 – 这跟画底线是同样的功能。

(7) 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 – 在阅读某一章节时,你可能会有些问题(或答案),在空白处记下来,这样可以帮你回想起你的问题或答案。

2.做笔记的几种方法

(1)在检视阅读(略读)的时候,记下书的架构是什么,即结构笔记。

(2)在分析阅读时,对这本书立论的精确与否、有道理与否,以及这本书准确性与意义的问题进行记述,就是概念笔记。

(3)在主题阅读的时候,你要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记录、对比,这个笔记就是辩证笔记。

培养阅读的习惯

不断地联系每一个单一的动作。要养成习惯,除了不断地运作练习之外,别无他法。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从实际去做中学习到如何去做的道理。在你养成习惯的前后,最大的差异就在于阅读能力与速度的不同。

经过练习后,同一件事,你会做得比刚开始时要好很多。这也就是俗话说的熟能生巧。一开始你做不好的事,慢慢就会得心应手,像是自然天生一样。你好像生来就会做这件事,就跟你走路或吃饭一样自然。这也是为什么说习惯是第二天性的道理。

知道一项艺术的规则,跟养成习惯是不同的。我们谈到一个有技术的人时,并不是在说他知道该如何去做那件事,而是他已经养成去做那件事的习惯了。

其实,这里最恰当的例子是不是古龙曾经描述傅红雪的刀法如何了得时说,其实傅红雪并没有多少天赋,他只是练习了成千上万次。当然,这些练习,得建立在了解规则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