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的命运图景

读《鸟看见我了》

知道阿乙这个名字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但真正开始读他的文字是从去年的冬天开始。当时读的是他写的非虚构作品《模范青年》,当时的感觉是陷入一片惊惶,仿佛心里的一根弦被挑动,开始命运的持续共振。

我的惊惶和共振,就是那个始终没法走出县城的青年的命运,他的挣扎、无奈、病痛,都让我无法从容地再看一遍。好几次我都带着庆幸,最终,我走出了乡村,也并没有落入县城窠臼,被日复一日的琐碎掩埋。可是这庆幸又没有持续多久,即使在这个精彩纷呈、变幻万千的城市,这些图景与我又何干?没有人为此给出答案,似乎也没有人可以给出答案。

阿乙就是用故事去描划出这样的命运图景,然后在一边看着那个缠绕终生的命题:出走?我们能出走到哪里去?是啊,我们能逃脱得了这个周围的一切么?这一切包括:琐碎、无聊、孤独、不公、悲哀……一泡尿,就可以将这些东西揉在一起,然后被人命名为:命运。

《意外杀人事件》作为本书的开篇,从头到尾都显现出一种焦灼,几乎所有的人物都在那里向你喊:你妈逼的,我不属于这里!我不该沦落至此啊!他们内心暗流涌动,或疯或癫,都想抽身而起,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这个泥潭一样的生活。只有那个艾国柱(阿乙的本名),对生活有着明确的去向:他要离开这里,去上海,去都市,去一个更为缤纷多彩的地方,而不是在这个叫做红乌的荒谬小镇。不过不可知的命运给这杂乱无章的生活来了一个疯狂的了结,也是人类最彻底最终的了结:死亡。

在接下来的《鸟看见我了》、《巴赫》中,那个一直想要”出走”的人影又开始若隐若现地萦绕不散。前者让”我”被流放,后者让巴礼柯出走,这二者一直贯穿着整个故事。在他们的遭遇中,又穿起了其他人的生活,交叉显现出一幅一幅的命运图景:看啊,这个人由于偶然,想着要戳瘪扼死了另一个人,于是就开始了逃亡;这个人由于一时的忍让,就是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过去,紧接着就是一辈子都没有了,结果有一天想要从生活中逃离。他们都以逃的方式来躲避,或者都以逃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不屈服,来对抗。对抗什么?对抗那不可知的命运。如果《鸟看见我了》是一个以技术见长的故事,那么《巴赫》则把所有的情节设计都隐藏得更深、更巧妙,让你不能不跟着叹息,在软弱的自己面前,究竟是什么强大的?在安于窠臼的时间里,是什么能让我们自拔?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还是暗夜里的不灭的星辰?

作为万千众生的一个缩影,巴礼柯可以追责的不是某个具体的人,不是某件具体的事,而是整个大到无形的环境。很多人在这个环境里屈服了,终其一生,过得井井有条、有条不紊、不紊不慌、不慌不忙、不忙不休、不休至死。你会问,这个环境是什么?这个环境的因素包含着:亲情、责任、生存及其附带的各种形式的压力。

《火星》是个孤独者的故事。在这里作者又一次以全能的上帝视角来叙述故事,也因此,作者让读者一起,做了一回上帝。请看吧,这两个孤独的游魂,他们是如何泯灭的。命运并非是恶魔,而可能仅仅是一次偶然,之后就演绎出一种必然:结束。这个结束包括生活的结束,或者生命的结束。

到了最后压轴之作《情人节爆炸案》中,阿乙一时杀得兴起,让一车的人跟着陪葬。接着像剥竹笋一样,本以为这一层就是里层了,没想到剥下去还有,一层、两层、三层。看到最后也是默然,哦,原来事情是这样:两个人为了离开这个似乎不属于他们的世界,作一次终极的逃离。他们的出走更彻底,更惊世骇俗。

当我们深陷在生活当中的时候,谁能帮助我们自拔而起,远离泥潭?这倒尚可自知,然若当我们深陷偏见之时,谁可奈何?另一个吊诡的所在就是:即使当你出走成功了,可是你到达的却就一定是精彩纷呈的归宿么?而且,这精彩纷呈可曾与你相干?况且,命运之神的冷笑正在此处:你逃不出它的手掌心。

这就是出走的命运图景,阿乙用讲故事的形式,向你提着以上的问题。

当你回首一切,这个世界会好吗?

一九一八年十一月五日,父亲梁济问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二十五岁的梁漱溟回答:”我相信这个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或者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梁漱溟先生开始为一个更好的世界去奔波。除了两度试图自杀外,他的一生,在他看来几乎没什么难过的时候。或者说,不好的时候。

这样的阔达被后世很多人为之称颂,也被他的儿子写到了这本书的后记里面,在艾恺问到在”文革”中受到的冲击时,梁漱溟只是承认”心里有点不愉快”,可”几天我就过去了”,且发出笑声,可说是谈笑自若。这种从容一直被中国人当作是优良的品质而被传承下来。或者这得益于梁漱溟先生对孔儒学、佛学的修炼和传承。

有意思的是,在这本回首往事旧人的口述中,梁漱溟还顺带预测了下苏联的命运:

“这种变态(指的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往下走,不会这样子稳,我看它是一个变态的,不是一个正常的,所以底下它可能要翻案。我认为这么看,可能要翻案。像是勃烈日涅夫他们这种当地专制,恐怕底下不是可以维持很长久的,会要起变化,这种的统治,我想也许它要维持不住了,如果有机会到来的时候,它要变化,它不会很好的维持下去,没有力量维持下去,它要变化,我这么看。”

就在梁漱溟说这话的十一年之后,苏联解体。艾恺一直想让梁漱溟就中国的现状说点什么,然而老梁似乎一直没变,就像他二十五岁时候说的那样,这个世界上一天一天往好里去。作为与毛润之的同龄人,他只对毛的晚年有所非议。所以,在八十年代的开初,他开始相信中国正往好里去:”民主和法制”正在到来。尽管识得破蒋中正的独裁和无能,苛刻地想(毕竟,他自己也说自己只不过是个普通人),梁漱溟却并似乎没有识破毛润之的伎俩、手段–至少,在他的口述中未曾就此发一言。

作为艾恺眼中的”最后一个大儒”,谈到梁漱溟就未免不能谈到儒学。这也纠正我一向对儒学的厌恶。作为认识人生、世界的一个工具,儒学不幸被统治者利用了。也就是说,儒学不过是一个工具,只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被专制附了身(基于这一点,可以参看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但跳开对儒学的喜恶,如果不是数千年王朝的器重,儒学是否会一直发展下去?作为反证,韩非的法学则只是在历史上浮光一闪,便没入了专制的黑暗中去。

在谈到中国文化(儒家文化)与西洋、印度的不同的时候,梁漱溟说:

“就在它(儒家文化)认识了人的理性。它相信人,它不相信上帝,也不相信像回教什么真宰、真主。它信赖–依赖、依靠的意思,它信赖人,儒家的特色它是信赖人,不信赖旁的。这个就是后来孟子点出来的’人性善’,’人性善’这个话中孔子倒没有说,可是孟子点明了,这个儒家的一个特色,它是很信赖人。人嘛当然可能错误,可能也有走入一种下流,可是,你怎么样子能够矫正它,让它不趋于下流、不去为恶呢?你靠什么呢?除了靠人,没有别的可靠。我觉得儒家的特色就在这个地方。”

所以,在今天你会看到为什么那么多人还仰仗着有青天老爷给自己申冤。在儒家文化之下,中国人只能靠人去矫正恶和下流。然而梁先生忘记了考量另一个也是中国历史流传的论点:性本恶。翻一下报章,现在十岁的孩童都明白,不能指望州官为百姓点灯。所以,到了今天,在厌恶专制的同时,未免会附带上厌恶儒学。

看完全书不由得为梁先生庆幸,您老人家真幸运,可以与毛主席促膝谈心,所以红卫兵没把你拉到牛棚去。也还好,你遇上1949后最好的八十年代,然后再带着希望仙去。至少,不管怎么说,那时候还没有强拆啊。

梁漱溟先生,如果你在天堂里的父亲再问你,这个世界会好吗?不知你该如何作答。

少年往事,赋尽欢喜

冯唐在序言里谦虚地说,看着自己十七岁时候写的小说稿,差一点成了仲永。现在回看,这个妇科博士并没有如愿成为仲永,闲到中年,也不用抚摸着隆起的肚子慨叹,当年怎么没靠着仲永的才情,睡上几个姑娘?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记得当初是在琅东车站看到《欢喜》节选于《小说界》,作为晚熟的青年,当时心里一时颤抖,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字哟,你大爷的,你那时候真的是十七岁么?在小说里的秋水,十七岁,高二,怎么你妹的长得像个人瑞一样?在课前饭后,都可以东拉西扯天南地北古今中外地吐出各种段子。不能不让人觉得秋水是从娘胎里开始博览群书,然后一落地可能就拜郭德纲为师开始吐槽了。这瘦高少年,到了十七岁都已经像丽春院的老鸨一样,历尽风尘,看透世事了……哦,这个比喻太过糟糕。当然没有冯唐信手拈来的神韵:

“根2常坐车,跟我讲,中国女子的勇毅全表现在挤车上。”

在读完这书以后,心中有一个怨念般的慨叹,为什么当我17岁的时候没能看到这本书,要不当初的我也不用傻逼兮兮地用世界上最白痴的办法去追女孩。或者是看到秋水这牛逼样,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自己在在自己的世界里玩儿多清静,干嘛要搀和,还喜欢人家哩……想到这之后就只好紧咬门牙,想着苦逼的十七岁,一个傻气满身的少年,在一个小小县城里都踯躅不前,患得患失,被人取笑,至今不能自释。

这世界就是残酷的所在。生长在我体内的十七岁的少年,生长在很多人体内的十七岁少年们,或者都在承认,十七岁,真的没有多少个人变成秋水这样的人瑞。更多的时候,只不过是被一个小情绪引领着生长。这股情绪有时候被我们写在日记里,说,今天我喜欢的那个人和我说话了,我们说了很多很多,很投机……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们没记取的,都不怎么美好:失落、嘲笑、孤单、敏感。

时光不再。那个十七岁时喜欢的姑娘已经结婚,那个十八岁时骗你的姑娘已经结婚,那个十九岁时喜欢你的姑娘已经结婚……就这样,一直到了三十岁,我们蚁居在城市,纠结着loser应该翻译成卢瑟还是撸瑟。

少年往事,赋尽欢喜。余下的,都是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