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金论写作

虽然看过很多由斯蒂芬金(Stephen Edwin King)写的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没错,伟大的《肖申克的救赎》的小说原作就是这位斯蒂芬金先生),但第一次看他写的书居然不是他赖以成名的恐怖小说,而是他的这一本关于写作的书:《写作这回事》(第三版)。这一本没有多少曲折情节的书,被他写得极为有趣,而且有价值。作为一个作家,能完成这两个目标极为不易。

这本书做到了:吸引人读下去、言之有物。在描述了自己是如何走上写作这条路之后,斯蒂芬金先生开始阐明自己关于小说写作的观点:如果你没办法让你的故事吸引读者读下去,那么,你该去写产品说明书。而该怎么样才能让读者对你的故事有兴趣,且听他慢慢道来。

斯蒂芬金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描写了他的个人简历:即关于他的个人写作简单的人生历程。这一部分让你觉得这个人是活生生的,就站在你面前跟你说故事:从贫穷潦倒的大学生,到结婚成家教书,从一叠叠的退稿信到一本本的小说。在这个过程中,他似乎控制得很好而没有将这一段写成烂俗的励志故事。而只是说:这就是我的故事。

第二部分是作者认为的”工具箱”。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一部分说的就是利器。君当身怀利刃,方可披荆斩棘。在工具箱的第一层就是:词汇。在选择词汇的时候,”记住用词的第一条规矩就是用你想到的第一个词,只要这个词适宜并且生动即可”。第二层是:语法(在英语中有各种时态:现在进行时、过去时、过去进行时、未来时、未来进行时、一般现在时……)。紧接着,斯蒂芬金强烈建议少使用被动语态和副词,并且不惜嘲笑了”使用被动语态的懦夫”。在斯蒂芬金看来,”他用力地关上门”这个句子虽然算不上糟糕,但是,将这个句子放到语境中去,你那些上下文都是干什么吃的?用得着加一个副词么?此外,在对话界定的时候(即在写作中有对话出现的时候),看一看这个有趣的例子:

“把它放下!”她叫道。
“还给我,”他哀求,”那是我的。”
“别傻了,金克尔,”乌特森说。

这里的”叫道”、”哀求”和”说”分别用于界定对话的动词。如果是这样的话:

“把它放下!”她威胁地叫道。
“还给我,”他凄惨地哀求,”那是我的。”
“别傻了,金克尔,”乌特森鄙夷地说。

于是,高下立见。再下一层,即第三层是:风格要素。在这一层,斯蒂芬金说到写作的节奏和旋律:”段落构成小说的节奏,而非实际旋律。你读的写的小说越多,就越会发现段落是自动形成的。””写作的时候,最好不必过多考虑段落何时起何时结;诀窍就是顺其自然。”在通过对节奏的掌握,加上对词汇的选择,就构成了你的风格要素。紧接着,最后一层是:开始创造。在小说中所创造的人物/怪物,如果能让你的读者在看完之后仍然意犹未尽,那么这个人物/怪物就开始了他们自身的历程。

第三部分就是技术部分:论写作。斯蒂芬金先生将这一部分分为16个小节,几乎每一个小节都会阐述一个他的个人感想,仔细看来,会清晰地找到其脉络。

  1. 要成为作家,没有别的捷径,惟多读、多写;
  2. 关于写作的频率,斯蒂芬金的做法是:每天固定时间,从不间断;
  3. 关于读书的频率,与写作同样,看各种各样的小说,从不间断;
  4. 写作类型的选择:风格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起步阶段的作家这么做无可厚非(事实上这也无法避免,作家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都一某种模仿为标志),但人不可能模仿一个作家处理某种题材的独特方式,虽然这种写法看起来平淡无奇”);选择你喜欢的那一种类型吧;
  5. 小说写作的构成:叙事、描写、对话;在斯蒂芬金看来,情节在这里不占重要地位,而应该”让人物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只要情境足够强,就会让情节设计完全失去意义”;
  6. 描述的原则:不过度;更重要的是:要注重于”讲故事”,读者是来看故事的,又不是来看某个饭店的说明书;
  7. 对话的处理:让人物回到其自有的生活中去,贴近/符合其自身的生活;
  8. 如何塑造人物:留心观察那些适合的细节;虚构的人物不一定都来自真实生活;真实生活中没有所谓”坏人”或者”最好的朋友”还有”有一颗金子般真心的妓女”,在真实的生活中人人都认为我们自己是主角,是主要人物,摄像机拍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把这个姿态带入你的小说,可能你会觉得自己不能更容易地塑造出很出彩的人物,但是,”你也不太容易写出那种单调肤浅的傻瓜人物,流行小说里尽是这等角色”;
  9. 小说的写作实践,必须坦诚;不要特意去安排一些象征,而在写到后面再回头看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一些让你觉得不错的安排和象征(作者举了《绿里奇迹》为例,在开始写之后不久,再一看这个主人公是个无辜的人,却很可能因为别人的罪孽而遭处死,于是斯蒂芬金就用J.C作为这个人物(John Coffey)的姓名缩写。[注]),在这里,斯蒂芬金再一次强调:故事才是最重要的;
  10. 关于主题。作者再一次强调:好的小说是由故事出发的,进而发展出主题。从问题和主题思想开始写,几乎注定写不出好小说;
  11. 改稿。一般都写两稿:一稿写给自己,二稿敞开门写给读者;在写好一稿之后,”如果它看起来像是你根本不记得什么时候从哪家旧货铺子或是谁家后院拍卖摊上买回来的古怪遗物,那就说明你准备好(改稿)了”;改稿时:集中于故事是否连贯,去掉模糊不清、指代不清的代词或者添加必要的说明,在深层的思维层面想:这故事连贯吗?如果是,那么要怎样才能将这种连贯变得顺畅?故事中有反复出现的内容么?能否将这些内容交织在一起作为主题?这故事能否引起(最重要的)共鸣?找一位”理想的读者”,去取悦这位”理想的读者”,让其满意;
  12. 检查故事的节奏,即你的叙事速度;快节奏并不值得提倡;在这里,斯蒂芬金先生提供了一条”公式”:第二稿=第一稿-10%;关于背景故事:人人都有过去;其中大半都很无趣;留住有趣的部分,别在其余部分上多费笔墨;
  13. 关于研究工作;你不能对你所说的故事中所涉及的内容一无所知,但也不必要像写医用说明书那样详尽无比;
  14. 关于”写作课程和研讨会”和写作环境。前者不一定是有用的,至于后者,则必须从”我想写”出发,而不是从”我必须写”开始;当你有了非常舒适的环境之时,你就会有后一种念头:我必须写,要不然就辜负了……
  15. 出版经纪人;(这当然是要有的,不过,在中国,这似乎有点……)
  16. 你写书是为了赚钱么?斯蒂芬金先生的答案是否定的;”曾经有些时候,写作对于我来说好比是一种信念坚持的行动,是面对绝望的挑衅反抗。”至于为什么,就是下一部分的内容提要了。

第四部分是附录”论生活”,属于斯蒂芬金的车祸回忆录,在车祸之后,写作是如何成为其”对绝望的挑衅和反抗”的。

最后一部分是续篇:之一是斯蒂芬金的《1408》中的某个片段的原稿与修改稿,之二则是他过去三四年里的阅读书目,全部都是小说。

[注]《绿里奇迹》分为六部,原作为连载小说每月推出一部,于是成就了一个出版业中的奇迹:所有的六部同时全部荣登《纽约时报》畅销榜单,十本书的位置被该书占去了六席。作为对比的是,另一个畅销书《哈利波特》系列的六本书在最盛况时也未曾达到此高度。另一方面,《绿里奇迹》也被改编称三个小时的电影。书中的主角之一John Coffey的缩写J.C也是Jesus Christ(耶稣基督)的缩写。

《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三):判断

18.人类是吝啬的认知者

人类都是认知吝啬者–也就是说:人们总会尽力保存自己的认知能量。考虑到我们的处理信息的有限能力,我们会试图采用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策略。在采用这一策略时:我们或者忽略掉一些信息,以减轻我们的认知负担;或者”过分利用”一些信息,以便不再去寻找更多信息;或者意外感到几乎已经足够好,而情愿接受一种不太完美的选择。(Susan Fiske & Shelley Taylor, 1991 Social cognition. New York : McGraw Hill)

这个理论的意义是:试图说服人的时候,不能让对方感到认知上存在负担(以下应该属于社会心理学的庸俗化应用了):

  • 尽量列举条理清晰而相关的信息;
  • 提供你认为可能存在的选择,并说出你的建议;

19.背景对判断的影响

社会背景的四个不同方面:

A.比较不同的选择;(诱饵选择;矮人到了矮人国将成为巨人)

B.想法被情境激活;(想法植入、前置。媒体的定型启动:比如人们在篮球巨星魔术师宣布自己是艾滋病患者后,这一议题才被深切关注)

C.为决策设置框架;(人们不喜欢失去。)

D.呈现信息的方式。(首因效应)

这里先说一说第三条:为决策设置框架的例子。请听题[注1]:

假定你是美国总统,某地发生罕见瘟疫,预计将有600人丧生。为了抗击疾病,你的高级顾问甲为你准备了两套方案,而且尽最大努力预测了采取每种方案可能出现的后果。

  • 假如采取方案A,其中200人将会活下来。
  • 假如采取方案B,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600人都活下来,有三分之二可能性没有一个人能够活下来。

你的高级顾问乙则为你准备了另一套方案:

  • 假如采取方案A,400人将会死去。
  • 假如采取方案B,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没有人会死去,有三分之二的可能性600人将会死去。

你会如何选择?看一看实验中的人是如何选择的:在甲的方提案中,72%的被试选择了方案A。在乙的提案中,78%的被试在实验中选择了方案B

可能你已经观察到,其实甲乙二位的提案其实是一样的结果:

  • 方案A:有400人会死去,200人活下来;
  • 方案B:有三分之一的可能全部人都活下来,有三分之二的可能全部人都死去;

在甲的提案中,B方案给出了可能死亡的人数,于是人们就被这个导致”失去”的结果感到痛苦,而选择A(其实A也有”失去”,但没表述出来而已)。在乙的提案中,A方案则表述了失去400人,B方案表述了可能失去600人,人们对已经确定的”失去”感到痛苦,而选择了B。

实验者提出,类似地,失去20美元的痛苦,要比得到20美元所带来的欢乐强烈得多。如果觉得还不够,再看一看另一个例子(E.Aronson和他的学生Marti Gonzales及Mark Costanzo 做的一项实验):

为了说服一些屋主给其屋子绝缘以保存能量(当然,这个绝缘是需要一定的材料的,即是要花费一些钱的),两种方案被设计出来:

  • 在对每家每户进行考察后,能源专家为每位户主提供了一份每年他们可以在取暖费上节省钱数的详细具体的说明;
  • 要求核算师从损失角度加以说明;也就是说,他们提供了同样的信息,但却告诉那些户主他们每天损失多少钱,就像每天从窗户外扔钱一样;

结果表明,后一种情况下,更多的户主选择了给其屋子绝缘。在商业中该如何应用说服别人?这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另一个应用了。

再说第四条:首因效应。以下的例子由所罗门·阿希设计[注2],请听题:

向被试提供了一些像下面这样的描述句子,接着要求他们对每句话所描述的人进行评价。

a.史蒂夫是一个聪明、勤奋、冲动、挑剔、固执、好妒忌的人。
b.史蒂夫是一个好妒忌、固执、挑剔、冲动、勤奋、聪明的人。

实验发现,与命题b相比,命题a这种描述方式,使得史蒂夫得到更为正向的评价。

明显地,作出判断的人都被第一个词所吸引,进而为后面的词定调。这在中文里常见的表述是:他是一个聪明、勤奋,但是冲动、挑剔、固执、好嫉妒的人。这几个形容词并没有很强烈的递进关系,在中文里只有那些比较”世故”的人才会使用转折……

在人们对事物进行判断的时候,信息量也是一个背景因素,过多的信息量会对人们的选择产生”稀释效应”,Henry Zukier的实验[注3]说明了这一点:

  • Tim平均每周课外学习时间大约31小时。
  • Tom平均每周课外学习时间大约31小时。Tom有一个兄弟和两个姐妹。他大约每三个月会去看一次他的祖父母。他曾经约会过一个女朋友。他大约每两周打一次台球。

实验中,更多的人认为Tim要比Tom聪明。

稀释效应的应用

  • 广告商们都知道,广告中包含不牢靠的或者无关的说法,可能会降低顾客强烈的购买欲求;
  • 一位不讨人喜欢的政治家,可能会通过包含不相关信息(例如,一段他或她童年时代的小故事,或者对家庭住宅的描述)的竞选广告,来降低他在人们头脑中的负面形象所造成的影响。

但是为什么会出现稀释效应呢?毕竟关注那些与所做判断无关的信息,没有多大的意义。那么为什么一些约会习惯方面的信息,会让一个人看上去不太聪明?或者为什么一段某个政治家出生地的小故事,会降低他或她在人们心中的负面形象和影响呢?

一个可能的答案是,有关某个人的无关信息,可以使他看上去与他人更加相似,这样也就显得他更为普通,与其他任何一个人没有什么两样。一个普通人在学业上不太可能取得很高的平均成绩,在从政时也不太可能特别地差劲。

因此,可以看出,稀释效应适用于正面和负面的东西。

20.便捷式判断

面对浩瀚的信息,我们一般都采取一种便捷式的判断:将问题简单化,进而进行判断[注4]。便捷式判断一般分为:

1.代表性便捷判断;(我们常听到姑娘们这样说:啊,我被男人骗惨了,这辈子再也不相信男人了。这就是代表性便捷判断:一棍子敲死一船人)
2.态度便捷判断;(很多人都倾向于认为别人是赞同自己的)
3.易得性便捷判断。

代表性便捷判断:我们关注的是某个认知对象与另一个认知对象的相似性,并推断第一个对象与第二个对象一样。比如,我们知道高质量的产品价钱也很贵;因此,如果某个东西价格很贵,我们便可能推断它的确很好。

态度便捷判断:人们倾向于将态度便捷式判断作为一种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注5]。依据态度,我们可以将认知对象归为有利的一类(对这一类所适用的策略包括喜欢、接近、赞扬、珍爱、保护),或者不利的一类(对这一类所采用的策略包括厌恶、逃避、责备、忽视、伤害)。态度便捷式判断的另一方面是光环效应,这是一种总体性偏见,对某个人良好的或者不好的总体印象,会影响到我们队这个人的推测与期望。其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错误一致效应:几乎我们每个人都倾向于高估人们在每个问题上赞同自己的比例

易得性便捷式判断:依据我们很轻易想到的具体事例而做出的判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运用易得性便捷式判断被证明是准确而有效的。但另一个主要问题是,有时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并不能代表整体的印象,因此也可能导致我们的判断失误。如,在问到,在美国人当中,死于鲨鱼袭击的多还是死于飞机坠毁的多?你认为死于火灾的人多,还是被水淹死的人多?绝大多数人回答,死于鲨鱼袭击的人要比死于飞机坠毁的人更常见,死于火灾的人比被水淹死的人更为常见。事实上,两个答案都是错的。根据Scoot Plous的观点,人们可能比较容易想起那些死于鲨鱼和火灾的人,因为这类事件更可能出现在清晨六点钟那栩栩如生的新闻报道中,而且更有可能保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什么时候人们会使用便捷式判断:

  1. 我们对某个问题没有时间进行仔细思考时;
  2. 我们接受了过多的信息,以致于我们不可能全部处理这些信息;
  3. 需要权衡的问题并不十分重要,因而我们不屑于对它进行思考;
  4. 当可用于决策的可靠知识或者信息很少时。

————————–

[注1]:Daniel Kahneman,Amos Tversky 1984, Choices, values, and fram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39, 341-351

[注2]:Asch, S. 1946, Forming impression of personality. Journal of Abm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41, 258-290)

[注3]:1982, The dilution effect: The role of the correlation and dispersion of predictor variables in the use of nondiagnostic inform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3, 1163-1174

[注4]:Nisbett, R. , & Ross, L. 1980, Human in ference : Strategic and shortcomings of social judgment, Englewoods Cliffs, NJ: Prentice-Hall. Sherman, S. J. , & Corty, E. 1984. Cognitive heuristics. In R. S. Wyer & T. K. Srull (Eds.) , Handbook of social cognition (Vol. 1, pp 189-286). Hillsdale, NJ : Erlbaum.
Tversky, A. , & Kahneman, D. 1974. 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 Heuristics and biases. Science, 185, 1124-1131

[注5]:Pratkains, A. R. 1989. The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 of attitudes. In A. R. Pratkains, S. J. Breckler, & A. G. Greenwald(Eds.) Attitud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pp. 71-98). Hillsdle, NJ: Erlbaum

Pratkains, A. R. , & Greenwald, A. G. 1989. A socio-cognitive model of atttitud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L. , Beerkowitz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22, pp.245-285).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鸡蛋以及成长的尝试

人性的尝试》 杨墨(1982-2004) 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

在拿到这本书之前非常好奇一个早早夭折的天才是什么样的。拿到书之后看到封底写着《南方周末》的评价”尼采式的格言体”,再下面就是一”网友”的评价,说这个作者杨墨就是一”先知”。顿时,我就奇怪地感到面红耳赤:我是怎么从书海茫茫中见到了一本除《圣经》以外的”先知之书”的?平庸如我,不该为此感到面红耳赤么?

事实证实了我的预料。当我读这本书时,”先知”这个词在我的头顶盘旋不去。我怎么也无法将这个1982年出生的永远年轻的少年与”先知”划上等号。慢慢的,曾经被《读者》、《散文诗》等杂志”洗礼”过的我开始感到厌倦、疲惫,甚至快要忍不住鄙夷以上那些对杨墨的评价。

是的,我就快要骂了出来。去你的先知,去你的尼采。通篇不过是20岁左右的青年关于寂寞青春的反省、惶惑、悲哀而已,你们丫的居然给戴上一个”先知”的帽子,你们不会”面红耳赤”么?受了书商的欺骗,这是最低层次的愤怒了。

只是在看完全书后想一想,天啊,这不是当初的自己么?2004年,那时候我也不过如此:在孤僻、孤单、恐惧、悲哀、无聊、无助、寂寞、欢乐中寻找着自己,哦,比如去看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看佛洛依德,看克尔凯郭尔,然后从内里去寻找人生的意义种种、爱情的种种、孤独的种种,等等。只是那时候青春的荷尔蒙都用到了球场上,而杨墨则用到了思索上,他像一只蜗牛一样不断地爬出来看世界,然后又缩回自己的贝壳里,不断地缩小再缩小。在自我的躯体缩小的过程中,就产生着各种疑问:我是谁?上帝是谁(有没有上帝)?生命是什么?爱情是什么?痛苦是什么?灵魂是什么?

在十年后,站在这个角度去看这些问题,依然是大部分都没有答案。可是这个时候就会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一个三十岁的人,是不会写”每次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好像都在说,你早已不能再去爱任何人了”这样的文字的,当然,除非这个人是郭敬明、安妮宝贝等等。然而杨墨是没有机会了,他永远停留在22岁。这么说的时候不是为他是个”天才”而惋惜,而是为他还没有尝遍人世间的酸甜苦辣而惋惜。

所以,这是一次错位的阅读。一个22岁的青年的”有病呻吟”,本应该被22岁的青年听见、看见,只有那样才会产生精神的共振。只是那样的共振可能又会让人担忧,这样的文字是一个20多岁的青年人写的么?脆弱得像一枚高墙上的鸡蛋,随时都会落下。而我又抑制不住地想,是谁把鸡蛋放到了高处?是书中为自己儿子作序的母亲?她自豪地称儿子为天才,可是她又为这个孤僻的青年人做过什么?那些个称杨墨为”先知”的网友们呢?那个据说孤立了杨墨的教师呢?他们莫不面目模糊地以”体制”的方式出现,冠冕堂皇、信誓旦旦。

我不能向这些20多岁的文字表示鄙夷,因为我也曾这样去表达过,那意味着对过去的逆袭。我只好对这个青年成长的环境表示八分的愤慨:记住,是这个环境让你夭折。然后再用两分的愤慨去问候一下设计这个封底的书商、写那些推荐语的媒体和所谓的网友,你们过分消费了杨墨的痛苦和死亡。

以此纪念一个跌落的鸡蛋和你的关于成长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