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里的饥荒:谁最先遭受贫困,谁最先死去

在看《贫困与饥荒》的第一、第二章的时候,深深感到之前被遗忘的数学和经济学基础不够用。

阿马蒂亚森先生在这本并不厚的书中,用经济学的方式解构了许多关于贫困的概念(第一、二章)、解释了如何识别贫困、饥饿、饥荒等(第三、四、五章)。之后的内容就是用严谨而又细致的笔触,将孟加拉大饥荒、埃塞尔比亚饥荒、萨赫勒地区饥荒和孟加拉饥荒进行分析。

在严谨地运用了社会学、统计学、经济学方式分析过以上饥荒的发生之后,阿马蒂亚森用数据论证了一个结论:死于饥荒的人们,并不是因为死于粮食缺乏,而是因为死于权利的缺失。

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即使是经济繁荣时期(1943年的孟加拉)也会产生饥荒;而即使是在自然灾害,如1972-1974年的撒哈拉地区干旱时期,整个撒哈拉地区的粮食供给足够生活其中的人们消费、食用。这就像一个比喻:在盛世,人们饿死在一个粮仓旁边。

在这里,森提到以权利的方法来考察贫困与饥荒的发生因果。这个方法的现实意义就是:所有人类政府都应正视,不平等的差距的扩大,会导致新时代的饥荒。

在分析中,森注意到1974年的孟加拉国难民中,44.5%的人口属于工人(包括工业、农业工人)。这些工人除了出卖劳力之外,手里没有其他资源可以换来粮食,所以当经济出现波动(如他们忽然失业),他们是最容易陷入贫困的人群。在这里,这些工人缺乏的是交易劳力的权利。

另一方面,在以上所分析的饥荒中,饥荒没有得到很好地遏制的原因之一,就是当地政府的无能。他们似乎不知道如何将粮仓中的粮食发放到难民手中。

第三,粮食支配体系(市场拉动)可能会对一些阶层非常不利,这会让他们陷入饥饿中。比如,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购买粮食或可支配粮食的货币数量很难跟得上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就说,当经济萧条来临,城市人口其实要比农村劳动力更抗压。

这一条的现实意义是:在现阶段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下,当经济难以好转,那些完全脱离了土地的90后农村劳动力(农民工)们,他们的抗压能力几乎为零。

最后,作为人类政府的警醒:其实所有饥荒的形成,都与人的权利没有得到保障有关。

其他:

  • 在众多饥荒中,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率非常高;
  • 饥荒实际上是一次经济灾难,而不是粮食危机;
  •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只能解答市场问题,却无法解答当一个群体缺乏市场权利和购买力不足时怎么办的问题;
  • 市场需求反映的不是生物学和心理学的欲望,而反映的是人类基于权利的选择,并有能力购买的需要

境内灾难报道学

课程目标:在经过报道境内灾难之后,要感动大部分人,报道几个人,忘记有没有人(死去)。

概述:境内灾难报道学是一门占领舆论高地必修课程。通过对本门学科的学习,要求境内新闻传媒人士必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去报道境内灾难事件,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颂扬“感恩”、“感动”,最终实现大灾有大、小英雄,小灾有大、小典型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境内灾难报道学共分三章,分别是:如何报道一次灾难、报道时如何给领导拍照、如何撰写典型优秀人物事迹以及新时代下如何利用新媒体传播优秀人物的英雄事迹。

同时,境内灾难报道学又有四大“突出”:突出领导重视、突出灾难的不可预知性、突出救灾英雄人物事迹、突出救灾成就。

一、总论:如何报道一次灾难

灾难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报道不好,会对舆论引导适得其反。因此,要在报道是秉持四大“突出”原则。比如,灾难发生时,一般的新闻就是这样的:

路边社6月4日电  6月4日上午,XXXX召开会议(请按照灾难的级别填写,如超过36人死亡,可能会涉及到更高级别),听取了XXX工作组关于XXX的汇报,就做好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XXX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的同时,可能还会作出批示)。

会议认为,XXX事件发生后,XXX高度重视,XXXX提出明确要求。(如果这里涉及到的部门多的话,你可能需要向你的资深同事问问,哪个部门排在第一位,哪个部门又排在最后,等等。如果你写错了,走着瞧吧)

会议强调,要采取什么原则,当前形势怎样,当前要做好以下哪些工作(这里你就可以展开说了)。

灾难发生后,一般的新闻是这样的:

  1. 大灾当前,救援在细节中:细数救援人员的20个最美细节;
  2. 某地救援人员有伤也坚守一线
  3. 某某部:迅速做好清理工作,保障清洁
  4. 特写:一场救援中的官兵们
  5. 网友关注:谢谢救援人员,你们让奇迹发生
  6. 葬礼开始了,戴孝的人却在救援一线

提示:在撰写此类新闻时,应该充分挖掘典型人物故事(这些人物可能是一些:刚结婚的、妻子就要生产的、家里可能刚死人的、受伤的、生病的),突出他们的事迹。如果他们的事迹不突出,那就通过突出救援难度来突出典型人物。

当救援黄金72小时过去,新闻可以是这样:

  1. 英雄本色:某救援队特写;
  2. 救援队有多少困难要克服?细数最帅的救援队员;
  3. 再立功:某救援队利用XX技术广受赞誉;

提示:在黄金72小时过去之后,应该继续秉持四个“突出”的原则,继续报道典型人物(团体)的事迹,引导舆论阵地,化悲痛为感动。别走开,最后还要对突出人物(团体)进行颁奖。

二、报道时如何给领导拍照

为了突出领导的重视,必须以图片的形式来表现。过去,人们常用大段抒情文字来表达领导对灾难的重视。那是Too simple, naive.俗话说,一图胜千言,没图言鸟。所以,拍照是最重要的。

在 给领导拍照时,领导一般处于中间位置或者黄金分割点(没学过黄金分割点?百度啊!)。这时候领导一般都学会了自己打伞、自己泡面、自己走路、自己吃饭了。 所以,你就最好学会捕捉他们在做这些事时的表情。当然,在领导打哈欠的时候或者你拍到领导打哈欠的时候,就当啥都没发生过。

三、如何撰写典型优秀人物事迹以及新时代下如何利用新媒体传播优秀人物的英雄事迹

这 一章是境内灾难报道学的重点。如何撰写典型优秀人物事迹?第一、找到这些典型人物;如上述所言,这些人一般都是:即将结婚、正在举行婚礼、生了病、受了 伤、家里死了人(或者重病)。总之,这些人处于大悲大喜中,或者他/她根本就是弱者(如十岁的儿童、70岁的大爷/大妈等)。这样,有了人物内心冲突、现 状与灾难的冲突,故事就好写多了。

如果实在找不到这些人怎么办?没有问题!这是个看脸的时代,你只要塑造几个“最美”、“最帅”出来就可以了。救援队伍中,总会有那么几个人长得好看的吧?什么?没有?!我去,那你就写几个最没瞬间啊,要不就写几个最帅瞬间也行。如果实在不行,你也可以写几个最激情瞬间。

在这个时候,你可以:

  1. 塑造“最美”、“最帅”,这是个看脸的时代,你懂的;
  2. 塑造感人事迹;不感人,毋宁死;(唯有感人才能让承接出最后的完美结局:颁奖)
  3. 感叹祖国的强大;
  4. 强调救援队伍的力量是威武、雄壮的,总之,就是牛逼;
  5. 把故事的重点放在救援的努力上;(要知道,大家都习惯于“他们那么努力,能不能救出人来大家是不会计较的啦”这样的思维)

你不可以:

  1. 追问那些不感人的事迹;
  2. 采访灾难发生的根源——出发灾难是纯粹出于天灾;
  3. 报道任何让领导上面子过不去的事——除非上一级领导批准;

在新媒体时代,该如何传播英雄事迹呢?新媒体时代,除了一小撮之外,大众的眼球都喜欢感动、为领导点赞和为祖国骄傲。但是,在注意力经济面前,要注意撰写好的标题。所以,最关键处就是:写个好标题!试举几例:

  1. 生为国人,何其有幸!(这里充分宣扬了为祖国骄傲的情感)
  2. 救援一线,中国最帅的男人都在这儿(这个标题很赞,既充分地利用看脸经济学的特质,又充满了骄傲、自豪、感动)
  3. 4天3夜,那些感动我们的瞬间(这个标题就一般了,但还是抓住了感动二字)
  4. 感谢你无数次有过那悲伤的水域(这个标题有点文绉绉,但夸得实在是惊天地,泣鬼神)

四、后记

熟 练以上技能者,可出入境内各大报社无虞。如果技能点太多,请谨记本学科目标,以及四大“突出”原则。请跟我朗读:在经过报道境内灾难之后,要感动大部分 人,报道几个人,忘记有没有人(死去);报道时,要“突出领导亲重视、突出灾难的不可预知性、突出救灾英雄人物事迹、突出救灾成就”

公共空间忧虑与西西弗的未来

前言:这其实是一篇悼文

在真是一个难题。这个难题就在于,就像是我们要拿恐龙头盖骨来剖析、研究,然后告诉人们,恐龙这东西就要灭绝了。现在,谈论网络公共空间的感觉,就像是在谈论恐龙一样。

可是如果把这个即将消失的东西作为一个标本写下来,也不枉我们曾经拥有过——即使是短暂的——网络自由空间。

一、公共空间的变迁

随 着技术(不管是工业的还是电子计算)的进步和变迁,人类聚居地几乎无一例外地从乡村走向城市。即使发展出诸多超级乡村,其实也是与城市化无异:更好的基础 设施,更独立的个人空间,(相比传统乡村)更疏远的联系。所以,或者有一天你会跟对门的邻居打招呼,但你可能找不到与邻居一同在一片小小的空地上聊天,一 直把夕阳聊城月亮。公共空间就是这样随着人类的迁居而变迁。或者会在一些城市社区你看得到有公园、乒乓球桌或者健身设施等等的空地,但是这些空间有时候只 是空间而已。它们已经成为人们低头不语默默使用的工具,而已经失去了公共空间的实际意义。

公共空间的实际意义,或者说有一天的应该回过头看是“古典涵义”:就是促成不同的创意产生,让人们的生活更具多样性、多元化,也可以促使边缘人群有表达的机会,促进一定意义上的言论自由。

那么,当城市里的公共空间消失(或者人们日益忙碌的生活让其失去意义),网络的公共空间就被更多的人接纳。所以,你可以看到广场舞占领了公园、广场及一切有人烟的空地。而那些想表达点什么的人,都开始往网上迁移。

二、公共空间的链接变迁

世界总是相连的,这组成了各个人的生活以及命运。所以,人们所处的公共空间也是有各种连接的,不管这个连接是弱的还是强的。

  1. 农 村。在农村,几乎每条道路都是相连的。所以,几乎每个人的命运是相连的。每个人都处于一张巨大的关系网络中。这个关系网络,可能用亲情维系,也可能用友情 连接,即所谓的人情维系着这一切。于是,农村的公共空间其实就是农村关系网络中的一片地方。这其实是接近古典意义上的公共空间,虽然弱者在这里往往什么都 表达不了(所以他们有时候只好用暴力表达)
  2. 城市。按照常理来说,图书馆、城市广场、街道等场合应该是公共空间的不同存在形式。在这里人 们应该可以自由表达,可以遇到各种各样的创意或者人生等等。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以及人们日益繁忙的劳动、工作,大家都恨不得马上跑回家待着。更何况 还可能会有雾霾呢。所以,在城市里,实体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其实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即使存在也将式微。那么,其链接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弱关系。
  3. 互 联网:从邮件组到早期BBS。当互联网出现公共空间的时候,是管制尚未形成的时候。互联网的形态最开始从邮件组,到BBS(早期通过telnet登陆的 BBS与现今的论坛有很大区别),是通过信息传递的形式来产生或形成公共空间的。所以,这时候链接其实还是属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互通关系,说不上强弱。
  4. 互联网:从个人站点、门户网站到Blog。这时候的公共空间已经失去了实体上的涵义。当人们建立起个人网站、门户网站,再到Blog,网络公共空间也就通过超链接的 形式相连成。这里的公共空间,在意义上接近于原始的公共空间的意义:可以让人了解到各自生活的多样化,并收获各种创新,同时,弱势群体也能通过链接的形式 发言(就是说,当你发言完毕,你可以复制一个超链接给他人)。而其他人如果与你形成互动,当互动的人数足够多的时候,人们可以通过链接找到彼此。这时候公 共空间就形成了。而这个公共空间足够大,大到你无法通过记忆来搜寻你所需要的信息,搜索引擎就应运而生。这个时候,公共空间的维系是通过超链接,再一次让 人们有一种亲密感。而搜索引擎则让这个公共空间的信息流动得更快,更有效。这就是人们曾经拥有过的自由的、短暂的时代。
  5. 互联网:从 UGC(User Generate Content)到私人信息流(information feed)。其实UGC和Feed的主要载体都是带有个人色彩的内容,这时候就产生了聚合。当这些内容聚合在一起,各自共同的一部分就组成了公共空间。这 个时候的“公共空间”其实比上一阶段还有来得有形式——至少大家能看见各自的异同。所以,这一阶段,公共空间的链接已经从超链接变成了文字、多媒体等内 容。信息内容的聚集方式不再以链接的形式相连,而是以timeline的形式出现。按理说,这个时候的公共空间更接近其字面的含义。但是,由于信息是以集 中的方式出现(一般表现在几个大的网站),那么信息管制就更加容易。所谓的网络公共空间就只是徒有虚名。
  6. 互联网:App时代。当App把Timeline用几乎是暗网的形式包起来的时候,超链接已经隐入幕后。就连作为内容的信息,也更多地具有私人色彩(如,更私人的内容被发布出来,部分范围可见。这使得信息管制更加便 捷)。内容似乎不再那么重要(比如,人们可以发更随意的信息,而不经任何编辑或发出后不能再被编辑),重要的是,这个人在某个时间段发布了信息,然后其他 人与之互动。这种互动关系成了互联网App时代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如果这些App把这些活动信息由于隐私的问题,因而把它们隐藏起来。于是搜索引擎是无 法探测他们的。但是,在某些地方,权力机构却可以得到它们。因为这些信息处于暗网(顾名思义,即人们看不到的网络。在这里是指公众搜索引擎如Google 都搜寻不到的,某个单独的个人也无法获取的网络)之中,似乎也不会有人关注到有哪一部分信息被过滤了,有哪些信息被删除了。即使关注,也会很快被定点清 除。

三、媒体的公共空间变迁

媒体的公共空间变迁,与互联网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在 初期,媒体从纸面构建一个公共空间。而且,这个公共空间也并非所有人都可以去得,亦即是所谓的纸媒发言门槛。这个门槛对一般人来说有时候显得非常遥远。而 到了互联网形成之后,这个门槛似乎也没有变。于是互联网就用非常低的准入门槛,把纸媒颠覆了。互联网的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纸面媒体的没落史。

在淘汰完一批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之后,尚存的媒体就开始迅速转入角色,从UGC、到Blog(Micro Blog),再到App(或者轻量App,如HTML5)。但是,当社交网络占据了互联网的大部分流量之后,媒体们还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公共空间?

而由于信息流动得非常快,互联网用户越来越喜欢新鲜的、碎片的内容消费形式。要占领Timeline,最长时间,恐怕只有2-3天。这个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公共空间?

四、信息独裁与信息民主

当无中心时,信息的控制难度就非常高。就像一个植物的不同种子,分布在千万块田地里,你总是难以一一清除的。而当信息有中心时,如在同一个或者几个大型网站、同一个或者几个App(其实也是网站的一种形式,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时,信息的控制就非常简单。

information-governance-quadrant

如图所示:

  • 当信息控制非常强大,而信息获取渠道又非常小的情况下,就会产生信息独裁;
  • 而当信息控制非常弱,人们又可以非常方便地获取信息时,就会产生信息混乱,这个时候其实类似于一种无序状态。
  • 而当信息控制和信息获取渠道的角力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会产生一种信息民主;
  • 这就意味着,如果存在信息审查,那就必须透明;
  • 同时,信息获取的渠道不能被封闭或者屏蔽;

五、公共空间忧虑

当 信息被几个大型App把信息、内容包裹起来,各自相互独立,各自无法连接,而即使强大如Google也无法获取的时候,数个巨大的暗网就产生了。而暗网的 存在,就轻易而举地给了权力机构以把柄。而即使是公司本身,谁也无法保证自己将来可以不使用这些信息用来作恶。因为,拥有同样巨量的信息,与拥有非常强大 的权力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相同的。当二者都缺乏有力的第三方监管的时候,犯错是在所必然的。

这个时候,私人空间(Timeline)越发私人,而且还要在监管之下,噤若寒蝉。而另一方面,当人与人的关系从超链接截断,在这暗网的世界里,一个ID就可能一下子消失了,这也意味着这个人也会彻底消失。即使某个人会改头换面卷土重来,公共空间却已分崩离析了。

六、不可见的未来

虽 然在这个阶段,人类像是处于暗网中的信息流一样。但也正是因为之前在私人空间中,各自相互让出一部分来构建了公共空间,同时也收获了信任。而这信任关系弥 足珍贵地流传于网络,流传于Timeline。所以,即使某个ID被斩尽杀绝,如果改头换面,那么只要有几个信任的人在,就可以通过之前的信任关系重新建 立起一个个人关系网络。

可以想见,单个的个人,在强大的信息管制之下,关系网络不断地被瓦解,但又不断地被人迅速地建立起来。这有点像西西弗的故事,当他把石头推上山顶,却又不得不再从山脚重来一次。不同的是,西西弗的宿命是神的旨意,而我们却不是。

或者这是不可见的未来,但却又是可见的未来。因为我们是西西弗,但对方却不是神。